台生代表柏克萊工學院畢業致詞 手上拿湯匙幹嘛?

https://udn.com/news/story/6928/3146554

 

2018-05-17 09:23世界日報 記者黃少華╱柏克萊報導

 

曾獲中華民國科技部「102年度大專學生研究計畫研究創作獎」的醫學專業碩士生葉采衢,15日在柏克萊加大工學院研究所的畢業典禮上代表畢業生致答辭,柏克萊工學院創院150年來,來自台灣的畢業致詞代表較為罕見。

葉采衢的五分鐘講辭用生動的例子,分享她在柏克萊學習到的難得經驗。

她舉的例子是到柏克萊念碩士的第一個早晨,進到課堂,桌上擺了幾樣工具,有榔頭,有丈量尺,有湯匙。老師說,先不跟大家說他們選的工具是作為什麼用途,就先選吧!

之後分組來使用這個工具,赫然發現她的任務是用手上的工具把一大塊冰削成剛剛好一公斤重。

「我很失望地看著我所選的工具,因為我選的是一個湯匙!」

 

葉采衢說,到了畢業時想到,目前面臨的挑戰和那天是一樣的,這個世界瞬息萬變,手上的工具或許很快就過時不管用了,就像進柏克萊時大家都選了當時最適合自己的專業,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對付的是哪種難題,但柏克萊的訓練遠比「如何使用一個工具」為多,受教育的目的是一個集體,有創意,有批判式思考,也有團隊合作精神。

 

葉采衢又說,她去了一趟西藏,認識一個叫Yomei的女孩,因為家裡環境不允許而輟學,因為她要工作,供養手足的生活,通信一年之後,Yomei告訴她,她把辛苦存下的錢都拿出來買煤,這樣學生就可以在冬天也能上課學習了。

她從這個西藏女孩身上學到,能够在柏克萊學習是幸福的,因為手上能拿來改變世界的工具不止一樣,Yomei手上也許一無所有,但她有動機有決心,讓這個世界比原來更好一點。

 

柏克萊工學院研究所甄選畢業生致答辭代表是要先報名,再由委員會選出,葉采衢說,她可能是近十年來第一個台灣來的研究生獲選,覺得很榮幸。

她畢業於陽明大學醫科,2013年,去到哈佛大學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研究乳癌,至今很感謝老師Nancy Lin博士給的指導。

她表示,醫學系念完後知道怎樣診斷病人,但治療是更大挑戰。

來到柏克萊加大學習跟醫學相關但更廣泛的能力課程,幫助自己有創造性思維。

 

葉采衢曾於2014年被選到印度幫助視障者,培養出興趣,到柏克萊加大後研究跟眼科有密切關係,並跟工程師等不同領域人士合作,提升解決難題能力,希望有一套基因療法研發出更好的眼科治療藥物。

 

葉采衢生於醫學世家,父親葉文榮和母親張智郁是醫生。

葉文榮寄語身為台北榮總實習醫生的女兒,把醫學知識轉換成臨床應用能力,有新設計理念,幫助病人真正治療疾病。

母親張智郁評價,葉采衢用功學習,人際關係好,家庭給女兒充分空間去做想做的事情。

 

駐舊金山台北經文處科技組組長葉至誠說,葉采衢脫穎而出彰顯她的優秀,體現美國提供獨特科研環境。

葉采衢通過陽明大學獎學金來美學習,後被納入科技部博士創新之星計畫(LEAP Program)和導師計畫(Mentor Program),兩項計畫幫助優秀台灣年輕人獲得矽谷科技企業實習機會,讓近30名資深創業家與年輕人連接起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na 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