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空間或許不好調整,
但心理距離則可以有彈性

《大人的友情》這本書,已經出版了一段時間。我看到它封底有一段話,讓我非常感興趣。

「任何一種人際關係背後,都有『友情』在運作。」

這是我心裡常想的話,被如此簡要且精準地寫了出來。再讀到裡面有一段文字,實在感動,原因是又把我心裡模模糊糊的概念,具體化為文字。

「阿拉伯有句諺語說:『情緒在一起,但居住的帳篷要分開。』,意思是就算心心相印的朋友,住處還是分開來比較好。這句話相當有智慧,什麼都靠得太近就會難以相處,朋友間必須考量到如何保持『距離』。」

雖然是講友情,其實親情與愛情也是。

我知道有些婆媳相處不佳的例子,最後是以「搬出去」作為最終的解決方案。可以住在附近,但不能時時在同一屋簷下,要不然壓力會大到受不了。住得近,機動性也高,打電話隨時就可到。

說實在,我們要老人家不要管一些瑣碎的事,真的是有困難。他們就是想管,隨口就想念幾句,也不見得有惡意,但聽的人就很有壓力,然後衝突就加溫。

不要說等大家撕破臉,連表面和平的維繫都有困難,那就連見面都像被針刺了。大家有足夠的心理能量,試著在見面的時候,維持給彼此的好印象,這就是保持適當的距離,能帶來的好處。

不過,不是所有人,都有辦法調整物理空間。

物理空間或許不好調整,但心理距離則可以有彈性,彼此要有各自的心理空間,去做各自想做的事,去發展自我。尤其是在親子關係裡,孩子還小,他也沒什麼能力自己搬到外面住,父母就要更注意給孩子獨處的時間。

有時候父母會說是「關心」孩子,但要看怎麼表達關心,還有關心的頻率。我認識有父母,時不時就要看一下孩子在幹嘛,孩子不在身邊就會想念,一見到孩子就東問西問,非得要知道他做過的所有大小事,然後給出自己的意見。這種關心的壓力真的太大了,可是孩子又躲不掉,所以可能有孩子見到這樣的父母,就先臭著一張臉,用強裝的冷漠去阻擋父母的「關心」。

其實這樣的孩子很辛苦,因為孩子其實還是需要父母適當的關心。可是父母給的「關心」常過量,而且「關心」跟干涉常一起來,渾身不舒服,乾脆通通拒絕。可是心裡有事,又不知道要找誰討論。

我有時候在想,是不是這樣的父母不知道怎麼過自己的生活?所以長期沒辦法對孩子放手,心裡一得空,注意力就聚焦在孩子身上?

靠得太近,本身就有會給對方壓力,還會把人的負面給放大。像是超高畫質的影像,連人的毛細孔都看得很清楚,反而讓整體畫面不是很好看了。

要製造好的心理空間,就是要找一些對自己有益的事來做。看看書、聽聽音樂、做做運動,這些活動雖然是獨自一人,卻比較不感覺孤獨。

距離拉遠,不一定是疏離,反而可以在某種層次上,感覺彼此因此而靠近。

 

 

 

 

活在同溫層好不好?

有一次跟一位中年朋友聊天,我順口說到,我有個矛盾。我雖然個性孤僻,但我又喜歡跟人做比較深度的互動。

他說,他到中年之後,比較能體會這種心境。以前年輕的時候,也不是說多外向,就是想被人認識,或者接納,或者肯定。

那個時候,互動的人多一點,涉入比較多關係,情緒就上上下下的。本來比較要好的朋友,跑去跟其他同學熱絡了,自己就覺得失落。沒那麼喜歡的人,要一直靠過來,就覺得討厭。朋友有比較好的成就表現,雖然跟自己也沒太大關係,但就不自覺會回頭看看自己,總覺得自己矮人一截…

現在中年了,沒有這種心臟,跟人玩這樣的遊戲,平時的互動,盡量不牽扯太多情緒。像是不會固定去同一家早餐店,怕老闆認識之後,以後不去買,總覺得像欠了老闆一份情一樣,像做錯事。

人情這件事,慢慢成了負擔,能不擔就不擔。他自己還是有一些聚會,不過都是熟識很久的人。如果不得不出席社交場合,他就會是那個場合裡,站在最邊邊的人…

我聽了之後,直點頭微笑。這種會心的感覺,就是我最喜歡的味道。

不過,我跟他分析,其實人際關係的品質,比數量還重要。會感覺沒辦法跟人建立深度關係的人,不見得花在跟人互動的時間比較少,但都比較表淺,關係也維繫不久,泛泛之交比較多。

年紀到了之後,懂得經營關係之後,就會比較知道,那些人值得深入互動,那些人打哈哈就好。因為我們經過歲月的磨練,多了一些眼光,知道什麼人比較值得信賴,什麼人只需要停留在利益往來。

沒有這種眼光,在人際中的挫折就多一點,不必要的情緒消耗,或者不必要的期待所伴隨的失望,就容易跟著來。所以他是堅持,朋友之間不借錢,一借錢就沒辦法灑脫,像是腳步陷入泥淖。

另外,他也不喜歡談一些敏感的話題。說實話,本來不知道對方的立場還好,還可以輕鬆自然地,後來知道了,如果跟自己的立場不一樣,總害怕不小心踩到人家的地雷。

然後,盡可能交同性的朋友,這樣比較簡單一點。對晚輩,他這個人本來就不拘小節,可是他會用長輩的口吻偽裝,保持距離。

他不是不想了解年輕人在想什麼,但是他寧可聽,沒那麼想說。現在年輕人比以前會講話很多,很多立場與觀點,也很多情緒,他希望遠遠望著就好,井水河水不相犯。

他有他的人生哲學,用他最舒服的姿態生活。他這種狀況,也許會有人認為,他是活在同溫層裡面,好像是一種自我封閉。可是,大部分人,大部分時間本來就在同溫層裡活著,這也不是什麼太奇怪的事。

還有同溫層可以交流,那已經很不錯了。有些人是根本沒什麼人可以交流,講出去的話像泡沫,很快就消失在空氣之中。

可是,人際互動或許在同溫層,他沒忘了透過閱讀,自我成長,這就夠了。他也能自我覺察,也能反省與思考,這已經比很多人要強得多了。跟現實中的人減少互動,跟自己的互動增加,這種中年轉變,其實很健康。

 

 

 

 

婚姻在考驗的是, 兩個人能不能走過彼此的脆弱 跟人談到愛情與婚姻的不同,像這種議題,我會經常碰到。

不過,我大概每次切入的角度,多多少少都不太一樣。

在愛情裡面,兩個人各自試著拿出最好的一面,期待能有個浪漫的結果。

可是,進入婚姻之後,雙方的脆弱則赤裸裸地、名正言順地,變成共同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

這個轉換,本來就可能讓關係在婚前婚後的改變,有天翻地覆地大。

譬如,在談愛情的時候,對方的親子關係,不一定能影響什麼。

可是結了婚之後,原本的親子問題,就可能變成婆媳問題。

人的脆弱面為什麼會在進入婚姻之後,浮上檯面?

因為家庭要面對的事,比一對戀人要面對的,複雜許多。社會有很多潛規則,在規範家庭裡的各種角色扮演,但在愛情裡面,其實最主要還是你情我願。

情感沒有了,也許愛情就終了。可是,即使感情沒了,或者已經非常淡了,婚姻也可能因為種種原因,而不得不繼續。

那時候,在動機很薄弱的情況下,還要能重新跟對方產生連結,來攜手解決生活中的考驗,那就相當不容易了。

像親密關係這種經驗,不是社交經驗夠多,就足以取代的。

如果沒有榜樣,都靠自己學,或者從相處過程中磨出來,相當不容易。

不只是這樣,雙方互動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不少期待上的落差。

這個時候,雙方有沒有足夠的耐心,知不知道怎麼消化自己的情緒,還有會不會照顧另一個人的心,都直接影響到親密關係的品質。

所以一個人的欠缺,在這個時候,無所遁逃。

以前在這方面遇到困難,大部分就靠宗族長輩調解。現在雖然大家庭結構瓦解,不過,開始出現很多社會機構、宗教團體,在這個部分耕耘。只是,要走出去,跟人聊自己的軟弱,尤其是不知道怎麼經營親密關係這件事,實在需要很大的勇氣。 更不要說,有人根本沒意識到,自己的困難所在。

一股腦地認為,如果不是現在這個對象,必然過得如何如何愜意。 不過,多一種方式來說,不是因此就要逃避婚姻。

這是一個難得的成長機會,從來沒有什麼叫做準備好的時候,不過,如果有婚前輔導的機會,那最好還是把握。

因為有些狀況題事先想到,大家有個初步的共識,可以處理得比較順利。都要等遇到了再來討論,通常都累積不少情緒了。

 

 

 

 

被愛是幸福, 愛人是痛苦?
「女孩子要找一個,他愛妳,比妳愛他多的人,才會幸福!」 這個講法,我不是第一次聽到了。
剛聽到這段話的人,或許會覺得很有道理,符合女性需要男性呵護的刻板印象。
可是,我總感覺,這對性別角色,以及「愛」這樣的情感,似乎有些誤解。
先從「愛」來談,這本來就是很難量化的感受。
就算是拉到行為層次來思考,那也要經過當事人的主觀解釋,誰多誰少,實在難說清楚。
譬如,假設送花是一般認為的「愛」的行為,那麼,對不同接受花的人來說,「被愛」的感受就不同,甚至沒產生「被愛」的感覺,也是有可能的。
或者,用另一種方式來看,「被愛」好像是一種享受,比較輕鬆不費力。
「愛人」好像會比較痛苦,要花比較多的力氣跟時間,而且在關係中比較弱勢。某個靜態的片面,或許是如此,但並非全貌。
「愛人」本身,就可以是快樂的。
甚至「愛人」的能力練習到最後,「我愛你,與你何干」,那道界線是很清楚的。
也就是,愛的力量,是由內而外,從愛自己開始。
有能力「愛人」的人,本身會是一個正能量相對飽滿的狀態。
至於對方要不要回應,那是由對方決定,愛本身,不會是一個綑綁對方的理由。
只想「被愛」,想要找到一種關係,讓自己站在一個相對優勢的位置,是不是對自己沒有信心?或者,是不是自己不懂得「愛人」?
是不是怕在學習「愛人」的過程中,承受不了不如預期的結果出現,所以只想「被愛」?
再多一種方式來說,面對一個自己比較沒那麼「愛」的人,會比較幸福嗎?
女性真的要進入到「被愛」的狀態,才會是幸福的嗎?
那麼,身為一個媽媽,愛著短時間之內沒辦法給予具體回報的嬰孩,就會是不幸福的嗎?
說實在,不少媽媽跟嬰孩相處的時候,常能感受到非常深刻的幸福。 (當然,也有不少媽媽,因為產後憂鬱,因為適應不良,或者現實環境的考驗,在跟嬰孩相處的時候,常有痛苦的情緒。)
「愛」的狀態,在關係當中,常常是互相的。
如果只是單方面的愛,或者落差過大的愛,也可能會變質,也不見得是永遠。
在很多社會或娛樂新聞裡,我們已經多多少少知道,婚前的熱烈追求,不管擺了多大的場面,未必保證婚後的幸福。
因為婚後考驗的是相處的能力,那才是硬功夫,需要雙方能同時成長,面對一個接一個的生活難題。王子與公主從此幸福快樂,那是童話。
人有低潮,關係也有起伏,常常付出的一方,也不見得隨時都有能量。
那感受不到「被愛」,關係就準備散了嗎? 還是我們因為真的很珍惜這段關係,我們也學著愛人。在我們的能力範圍,在對方的需要裡,我們去愛,可以愛得比較不計較,愛得自由,即使結果不如預期,我們也能因為自己努力過了,所以少一點遺憾。
不過,我知道被深深地愛著,這個意象,是一種多麼美好的引誘。
這樣的說法,大概還會持續下去,因為以青少女為主力的情愛小說裡,這樣的元素,還是主調。接受了這樣的觀念,會需要累積不少人生經驗,或許再加上一些眼淚,才會慢慢地調整過來。才會對於自己值得被愛,以及同時對自己愛人的能力,有足夠的自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na 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