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悔當媽媽.jpg

《後悔當媽媽》
作者:奧爾娜.多娜絲
譯者:林佑柔
出版:光現出版
出版時間:2016/11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90/article/5034?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Daily

[編按]

當母親一定是一件神聖、美好的事嗎?
看著孩子的臉,就可以彌補一切因為結婚生子而失去的人生可能嗎?
有些母親會告訴你的確如此。
但對另一些母親來說,她們不見得這樣覺得,卻無法在一般的社會氛圍下說出自己的心聲。這成了名符其實的「沉默螺旋」。

 

本文選自光現出版的《後悔當媽媽》,作者奧爾娜.多娜絲(Orna Donath)為以色列的性別運動權威,
她以社會學研究者的身分訪談了數十位對於成為母親一事感到後悔的女性,並試圖探討她們的情感、恐懼、以及其中的社會脈絡。

 

 


雖然事情並不總是如此,但在我們所生活的當代,社會期待母親們以特定的方式愛孩子,如此才能算得是稱職的養育者和有道德的人類。

當然,社會也讚揚愛著孩子的父親,但社會對父親的首要期待還是賺錢養家,對孩子的愛多半被當作次要的額外好處。

一般來說,這樣的性別分工往往給予母親很大的壓力,而後悔成為母親的女性承受的壓力也並未比較少,事實上,她們得確保自己已經清楚地表達了對孩子的愛。

在我的研究中,接受訪談的母親將對孩子的愛和作為母親的經歷嚴格地區分開來,而這樣的區別顯示了她們對孩子的愛和對母親身份的憎惡是兩回事。


且不論「愛」這個情感本身,社會期待母親能夠表達、並且強調自己愛孩子。

這不只是因為她們生活的社會要求她們這麼做,也因為她們很清楚後悔當媽媽公然違反了女性的情感規則,

因此這些女性需要安撫聽眾,她們的情感世界並沒有徹底的「毀滅」。

而這樣的安撫並不代表那些關於愛的情感不是真的,或是她們對孩子的愛應該受到懷疑,而是在這樣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她們希望自己的情感態度能夠被清楚地表現出來。


▋母愛是舉世皆然的嗎?


在父母對子女的愛這點上,歷史研究是充滿爭議的,特別是針對母親的愛:

根據某一派的論述,這樣的愛並非是舉世通則或無歷史背景的,

也就是說,所謂的母愛是現代西方國家的發明,是隨著核心家庭出現及公私領域分離所產生的附屬品,人口結構變化和嬰兒死亡率的降低也是基於同樣的理由。

而另一派的論述則認為父母之間的關係不太可能經歷那樣的改變,透過聖經和中世紀文獻可得知,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有跡可循的,

尤其是懷孕、分娩及養育孩子能引發母愛天性。

即使這些歷史學家論戰的中心是母愛的根源,但19世紀時,在西方國家中關於母愛的社會知覺

(social perception,社會性知覺指個人根據一個人或一群人的外表、屬性、行為與所處情境等因素,

判斷特定對象的性格、情緒與能力,因而形成某種印象或推斷行為原因的心理作用)

已經發生變化,母愛被確立為一個獨特而結構性的元素,比起以往更受到社會監督,愛成為意識形態的平台,其符號、意義及實踐方式取決於特定時間的社會與文化。

這種母愛社會知覺的改變──就像浪漫愛情觀轉變為女性特質的歷史變遷那樣

──導致「愛」的變化,「愛」從一個沒有組織、無法從字面解釋的經驗,轉化為有結構的、有系統性組織情感的「愛」。

依據這樣的方式,社會、政治和經濟力量形塑了「母愛」的結構,而為了維持社會、政治及經濟的力量,「母愛」也被用於塑造女性們。

因此,依據許多研究人員的調查,母愛的概念已經成為某種形式的壓迫,因為「母愛」是對於母親的情感世界及她們和孩子間關係的具體要求:

她們必須對孩子有無條件的愛,一種不會過於概略、清晰明確的愛,母親要以值得稱道的方式來表達這樣的愛,符合這樣定義的就是「良善而有道德的母親」;

而就另一方面來說,一位母親若沒辦法表達出她對孩子的愛,將被認為是不道德、缺乏女性特質、有缺陷及最重要的──不合格。

這樣的說法彷若母愛是非常自然的,就像生物本能那樣。


▋我愛他,但是……


從這種角度來看,人們似乎認為這些母親的懊悔證實了她們沒有內建母愛,

多琳說:「人們會這樣假設,如果妳不想要孩子,或者妳已經有了孩子而妳不想要孩子──妳就是不愛他們。」

人們將後悔聯繫到缺乏母愛,吹毛求疵地認為後悔和母愛是不可能共存的:如果有愛,就不會後悔;而如果後悔,就不會有愛。

社會對「我愛我的孩子但我後悔當媽媽」這句話的共同反應經常是「這不可能!」因為社會認為,

「希望抹去人生中的母親經歷」怎麼可能不等同於「希望抹去那些曾經摯愛的人們」呢?

然而如果在一段痛苦的戀愛關係後說出「我仍然愛他但我後悔認識他」,人們並不會因此而用同樣的方式質疑類似的說法。

換句話說,也許是母愛的神聖性使人難以去承認她母親在愛孩子的同時,那樣的愛或那些背景會給她的人生帶來廣泛影響。

這種「非此即彼」的內化,可能導致母親去強調她的母愛是確實存在的。

透過強調對孩子的愛,可能降低她們在個人或公共視野中所受到的責難程度。

如果「『愛』成為受人尊敬的女性特質象徵,而感動別人和受人感動成為母親的特質」,

然後強調她們後悔的目標是母親身份而非孩子,也許能讓這些女性被視為有道德的女人,讓她們被視為完整的人類看待。


此外,母親們堅持她們愛孩子但她們同時後悔了,也可能意味著社會傾力用二分法來組構我們的內心世界:不是愛,就是後悔。

其實真正的情況是連續的、整合的主觀感受,沒有辦法被歸類到特定的分類,而只是因為後悔而留下的各種情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na 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