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http://www.thenewslens.com/article/46489

 

編譯:黃彥霖

據報載,過去九年,台灣的實體書店減少逾 400 間,許多愛書人紛紛感嘆台灣的閱讀環境正在逐漸沙漠化,但其實這也是許多國家正在經歷的現象,而且這種變化還有可能影響到進一步影響到下一代的識字能力,尤其是那些缺乏閱讀資源的貧窮地區。

 

The Atlantic報導指出美國白領家庭的孩子,在四歲前會接觸到的字彙量約為4,500萬個,

然而一個經濟弱勢、接受資助的孩子,在同一時期所接觸到的字彙量,卻僅有 1,300萬個。

報導同時引述美國兒童教育及識字能力專家蘇珊.紐曼(Susan Neuman)教授的最新研究指出,書籍是孩童獲取語言能力的最重要來源之一,閱讀量的缺乏也足以影響學校教育的效率。

「當我們用童言童語和孩子說話的時候,我們的語言其實是不精緻的。」紐曼說。「但任何一本像《荷頓奇遇記》(Horton Hears a Who!)這樣的學齡前讀物,所用的文字都要比我們口語的字彙成熟很多。兒童識字教育真正的斷層來自於缺乏書本,而不只是會話字彙量。」

 

不過現實情況是,並非每個孩子都有書可讀。

早在2001年,紐曼就曾在一項共同主持的研究計劃中發現,費城中產階級家庭每位小孩平均能接觸到的適齡讀物是13本,

但其他約一萬名生活在費城貧窮區裡的孩子則得300人共享一本,而且這一本還是沒有文字的著色書。對貧窮地區的孩子來說讀書只是偶發活動,因為書實在太少見了。

 

 

閱讀資源的落差,遠比想像更大

 

紐曼與共同作者莫蘭(Naomi Moland)的新研究,更進一步說明了,即使在同一個城市裡,閱讀資源落差也遠比想像中巨大。

他們走訪了包括美國洛杉磯、底特律、華盛頓特區,清查各城市內的特定社區中,各有多少店家銷售可供兒童閱讀的讀物(包括小說、非小說報紙);

結果發現,社區裡有銷售兒童讀物的店家,僅占全部店家的 2%,而且社區的貧富狀況,還會加大孩子可接觸到的書量落差。

 

以華盛頓特區的國會山莊(Capitol Hill)為例,其區域內商店販售的兒童讀物約有4,000本,平均每兩位孩子一本,還算差強人意,

不過相對於兩英里外的集中貧窮區(concentrated poverty)阿納卡斯提亞(Anacostia),狀況已經算是好很多了。

當紐曼和莫蘭在2014年前往調查時,整個阿納卡斯提亞只有5本可供18歲以下兒童閱讀的讀物,而該區域生活在貧窮線以下的孩童比例是61%。

 

「在美國,書店就像稀有鳥類般逐漸滅絕,在某些地區中甚至根本不存在。若是連資源都沒有,我們又該如何培育閱讀素養呢?」紐曼說。

 

即使撇開實體書店的多寡,放眼亞馬遜(Amazon)自西雅圖提供的便利網購服務,這些貧困家庭可能也無法負擔行動閱讀裝置和足夠的家用網路,

與遲繳的帳單相比,書只是奢侈品。沒有書和閱讀習慣,這些孩子一離開學校就開始遺忘教育所帶給他們的知識。貧窮、閱讀沙漠,閱讀沙漠、貧窮,兩者彷彿蛋與雞。

 

紐曼和莫蘭說,突破這樣困境的方法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增加孩子們與書接觸的機會。

去年,她的團隊和捷藍航空(JetBlue)合作,在阿納卡斯蒂亞市中心設置了一台免費的自動販書機,短短六週內就送出了27,000本書。

紐曼的觀點是,持續閱讀繪保持孩子們學習的熱情,幫助他們為學校教育做好準備,打下未來翻身的基礎。

 

 

 

 

本文經Readmoo閱讀最前線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之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na 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