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出危機,還是轉機?】
文/大眾傳播學系 余國強老師 採訪整理/鄭曉芬 《靜宜學訊》2016年6月
餐桌上,一家四口都在滑手機,大家得把手機放在火鍋下方,才能讓火鍋滾熱,好好吃飯桌的30秒廣告,點出了智慧手機時代,人們既親近又疏遠的人際關係。
行動媒體不是現今才有的裝置,早期卡帶式隨身聽就是一種行動媒體,開發概念是不用固定在家裡聽音樂,後來延伸出行動電視或是收音機。
現在的行動媒體與傳統媒體最大的差別在於數位匯流的環境,打破了場域的限制,一個放在手上的行動裝置,
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看電視、看書、聽音樂、打電話,並且隨時能獲得生活所有需要的資訊,這是行動媒體最大的優點,也是科技對人類行為模式最大的改變。
關係,忽遠忽近
英國文化研究學者威廉斯 (Raymond Williams) 提出「流動私有化 (Mobile privatization)」概念,
例如車子在都市或鄉鎮等公共空間移動時,車內空間是私人的,意即個人在自己的空間時,也保有與外界連結的公共性。
一如行動媒體所創造的虛擬化私有空間,例如坐捷運、公車時滑手機,
雖有很多人跟你身處相同公共空間,但卻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聽音樂、看影片、發Line等等。
行動媒體讓整個空間變得更活潑更有彈性,人們與外界保持一種若即若離的關係,並同時取得超越時空的聯繫。
很多人透過Facebook找回多年不見的高中同學敘舊,或是鮮少連絡的親朋好友因Line的互動,感情回溫。
不過,同在飯桌卻不說話,各自低頭滑手機的現象也很常見。
有人認為行動媒體的出現,讓人缺少眼神交流或是語言交談,明明面對面,卻用line留言。
如換個角度看,通常,家人朋友才會坐在一起,聊三兩句,不會完全沒互動,只是方式不一樣。
人人都是媒體
人手一機的時代,讓每個人都有發聲的機會,有些言論透過社群的分享,其影響力甚至超越電視新聞。
當媒體的發言權不再掌控在少數的大媒體集團,人們將更能貼近事件的全貌,
但是有些人也會藉此散播不實言論,或是進行政治操作,因此如何在龐大的資訊中,獲取正確的判斷與解讀,便是媒體教育的重點。
某些不熟悉科技環境或是經濟弱勢的族群,常因對行動媒體的運用陌生而產生抗拒,此時必須耐心教導或是提供接觸學習的機會,建立興趣和信心,
許多七、八十歲的年長者跟年輕人一樣都會用line來聯絡朋友或同好。
人性左右科技
人與科技兩者關係微妙,人改變了科技,科技也改變人。
科技雖是因應人的需求而產生,卻不會只顧及單一需求,而是會延伸出其他新需求後,發展出新科技產品。
行動媒體所具備多工的概念,把人變得像電腦一樣可以同時處理不同的事情,
例如在家看電視,又開電腦回Email,拿平板看個韓劇,順便點手機的FB分享心情。
新媒體讓人們習慣在同一時間運用不同的媒介做不同的事情,或許有人質疑智慧手機影響工作、讀書的專注,
但人們卻可能因為邊看韓劇邊工作而舒緩壓力,或是偶而看個Line可以讓單調的讀書得到心情上的調劑。
傳統的教育觀念認為教科書才是正統,教科書以外的東西都不會幫助學習,
但是當今的科技社會強調任何地方都可以學習,書本、上網或看影片都是一種學習。
或許家長會因為不知道孩子在看些什麼而沒有安全感?
這是家庭教育的問題,如果從小有好的生命教育,讓孩子對人的價值有正確的認識,不管他看什麼都不會走偏。
看娛樂片、喜劇可以有創意的發想,或許以後會變成編劇,或者是電視節目的企劃。
早期廣播、電視剛上市時,家長們也曾焦慮孩子沉迷,但現在看來似乎不成問題。
運用科技媒體是現代人必備的能力,只要能保持住人的價值,不管什麼樣的科技或是時間再久,科技都不會影響人的本質。
運用科技犯罪是人的問題,不是科技的問題,問題的根本在於我們怎麼教孩子去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如何在現今的社會環境去建構自己的夢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