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邱達生
      國際企業學系
 鄧嘉宏老師
     

全球化的浪潮透過經濟活動影響世界各地,為了提升國際經貿活動,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倡議、談判與簽署早在全球各主要區域積極展開。

 

FTA是什麼
FTA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各種經貿障礙,例如:過高關稅與過度規範,當區域的障礙去除後,消費者與生產者剩餘便能獲得極大化,進而提升區域的整體經濟福利效果。不過,FTA雖將各國在國際貿易上的相對優勢產業發揮到極致,卻也產生一部分不具相對優勢的輸家。例如:缺乏技術優勢的產業可能因為FTA,發展過程受阻或遭淘汰,導致企業無法生存且員工失業。因此,不時出現反自由化、反全球化的聲音。

FTA原可協助引進外部競爭的壓力,啟動經濟結構改革,進而帶動經濟(GDP)成長。但是長期受到保護的產業,為了保障既有利益,或畏懼改革帶來的不確定性,往往帶頭反對FTA,不惜錯失改革機會。

 

當似是而非的反對運動阻礙了FTA的落實,改革更加遙遙無期,GDP也容易陷入長期的低迷。

經濟全球化  產業何去何從


經濟全球化是全球的消費者對產品偏好越來越一致,且跨國生產分工越來越精細的過程。台灣已深深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過程,根據OECD全球價值供應鏈指標(GVC index),台灣的指標高達70.99,居世界最高。意味台灣每年生產並出口的產品,有70.99%為中間財與零組件。然而整合在全球生產分工的程度越深,也導致台灣受到外部衝擊的脆弱性更顯著。

 

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後,當年台灣工業生產年增率大幅下滑,意味台灣對上游關鍵零組件供應的高度倚賴。而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後,中國大陸的「紅色供應鏈」衝擊,表示下游技術已進步到可以挑戰台灣在供應鏈的位置。

 

因應經濟全球化,台灣應該積極致力於研發工作,提升技術創新。除生產出口中間財,更應提升至生產關鍵且不易被取代的中間財,如此才能確保台灣在供應鏈的位置。此外,台灣產業也應著眼品牌的建構,長期以供應零組件為主的代工出口,終究不利於取得產品最主要的附加價值利益。

經濟危機  全民有責
台灣的經濟危機是「高等收入陷阱」,持續的低迷成長,人均年所得僅US$ 23,000,意即雖已被IMF歸類為先進國家,但所得水準位居「亞洲四小龍」之末,因此稱為「高等收入陷阱」。

 

台灣經濟面臨的結構性問題:第一是紅色供應鏈。第二是品牌建置困難,無法取得產品附加價值主要利益。第三是過度倚賴出口,沒有出口便沒有成長、拉抬內需成效不彰,2015第二季至2016年第一季的成長衰退即是顯著案例。第四是FTA覆蓋率不足,台灣的FTA覆蓋率僅南韓覆蓋率的1/10;南韓已經跟台灣四大出口市場洽簽FTA,近年台灣在中國大陸、東南亞國協、美國與歐盟市場的市佔率持續被南韓取代、超越可為證明。

台灣的經濟結構困境不是政府或人民一方的問題,首先政府應對症下藥,仔細檢視所推出的產業政策是否足以解決當前困境,例如:產業創新與新南向政策是否足以改造台灣經濟,且成效如何。而民眾應該支持政府的兩岸ECFA與對外FTA戰略,無畏競爭帶來的改革。

 

第四次工業革命
數位時代的商業模式將結合物聯網與大數據發展,也就是2016年達沃斯在世界經濟論壇所討論的第四次工業革命。過去發展不夠成熟的數位經濟,曾在2001年發生全球性的數位經濟泡沫,也導致台灣的經濟成長出現1950年以來的第一次衰退。

 

因應第四次工業革命,人工智能與智慧製造的結合將是主軸,可以有效降低過去供過於求或供不應求窘境發生的機會。然而當供應鏈上下游之間,或者是供給方與需求方之間的因應時間縮短,如何因應如此瞬息萬變的數位時代,各界產業人才已面臨挑戰。

未來數位經濟勢必改變目前的跨國分工與國際價值供應鏈結構,有效引領各國的製造業回流,並發展出上中下游完整的國內產業鏈。這是台灣經濟走出目前低迷現況的機會,但須配合政府政策與落實相關人才培育,積極強化創新性思考,才能順勢再創台灣經濟高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na 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