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leepsyclinic.com/2016/08/psychological-displacement-paradigm-diary-writing.html

 

心理位移的日記書寫

 

心理位移為國內學者金樹人於民國94年所提出來之概念。

高行健(1990)《靈山》一書,對金樹人有所啟發,
在該書中作者以我、你、他三個人稱接續書寫,但三個人稱都是描述同一個人。

心理位移之概念之提出,一部分與敘事治療觀點有關。


金樹人(2005)引用Cochran(1997)對敘事治療的觀點:
「當一個人在敘說自己的經驗時,敘說者(narrator)跳脫出來成了旁觀者,
與當時經驗當中的行動者(actor)或參與者(participant)之間,拉開了一個距離」,
這種「跳脫旁觀」、「拉開距離」的概念,
曾有研究者(李素芬,2009;李亭萱,2012)以蘇軾<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見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來做譬喻,
詞中要表達的是,當我們想要一窺山的全貌,身處山中、或是太貼近山,視野是受限的,但一旦拉開與山的距離,就看得到山的各種樣貌;
金樹人(2005)亦曾引述老子「外其身而身存」的概念來說明此種與自己拉開距離的效果,
金樹人解釋道:「置之度外而後能體察存有的狀態;在一個距離之外反觀自身(此在),而能理解距離之內的存有(存在於世)。」,
簡而言之,金樹人(2005)將此種心理位置的移動稱之為「心理位移」。


金樹人(2011) 自述在一次靈機一動下,嘗試用靈山中以這樣的的書寫法書寫,
結果「「你」一 沾上了紙頭,居然梳理出不同風味的思緒」,於是再加上「他」,最後發現「鬱悶的情緒煙消雲散,理性的總結若隱若現。」(金樹人,2011),
這書寫經驗撼動了他;而這樣每一次敘說位置的轉換,都帶出了對於自我在世存有的理解(金樹人,2005)。
李素芬(2009)亦認為,這種用不同的人稱來敘說的狀態,提供了心理空間來理解自我。
因此,心理位移可說是跳脫自我慣有的模式,以不同的角度來觀看、理解原本自我的一種方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na 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