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意義來》Viktor E. Frankl●著

活出意義來.jpg


p88

有待抉擇的事情,隨時隨地都會有的。

每個日子,無時無刻不提供你抉擇的機會。

而你的抉擇,恰恰決定了你究竟會不會屈從於強權,

任其剝奪你的真我及內在的自由,也恰恰決定了你是否將因自願放棄自由與尊嚴,

而淪為境遇的玩物及槁木死灰般的典型俘虜。


p89  

忙碌而積極的生活,其目的在於使人有機會了解創造性工作的價值;

悠閒而退隱的生活,則使人有機會體驗美、藝術,或大自然,並引以為一種成就。

至於既乏創意、又不悠閒的生活,也有其目的:它使人有機會提昇人格情操,

並在備受外力拘限的情境下選擇其生活態度。……

如果人生真有意義,痛苦自我則有其意義。

痛苦正如同命運和死亡一樣,是生命中無可抹殺的一部分。

沒有痛苦和死亡,人的生命就無法完整。


p100

尼采說過:「懂得為何而活的人,幾乎『任何』痛苦都可以忍受。」……

只要有機會,就該給他們一個活下去的目的,才能夠增強他們忍受「任何」煎熬的耐力。

看不出個人生命有何意義、有何目標,因而覺得活下去沒什麼意思的人,最是悲慘了。

他很快就會迷失。


真正重要的,不是我們對人生有何指望,而是人生對我們有何指望。

不該繼續追問生命有何意義,而該認清自己無時無刻不在接受生命的追問。


……

這些使命,因人因時而異,生命的意義亦然。……


「生命」並不是模稜兩可的玩意兒,而是非常真切具體的東西,正如人的使命也非常真切具體一樣。

這些使命,構成了人的命運;每個人的命運都獨一無二且各有不同,無法同別人互作比較。

同樣的境遇不會重複出現,每個境遇需要當事人給予不同的反應。


人有時必需以行動來塑造自己的命運;有時候,則最好深思熟慮,…又有時,光是接受命運,承擔足矣…

 

p102

然而,我們不必以流淚為恥;畢竟,眼淚證明了我們有承擔痛苦的最大勇氣。

只可惜了解這個道理的人,少之又少。

 

p105

尼采:「打不垮我的,將使我更形堅強。」

 

p111

由此可知,世上有--且只有--兩種人:

正人君子與卑鄙小人。兩種人處處都有,散見於社會各階層。

任一階層任一團體的人,都不會是清一色君子或清一色小人。


p117

幻滅的經驗就不同了。當其時,顯得殘酷的,不是鄉人,而是命運本身。

一個多年來自以為已嚐遍人世間最慘烈痛苦的人,卻發現痛苦永無止盡;

發覺自己可能還要吃更多的苦,而且苦得更厲害。

……然而,我們也沒有面對不幸的心理準備。

正因為這樣,為數甚眾的俘虜在重返故里之時,才受不了幻滅的打擊而消沉頹喪,難再振作。


p131

叔本華:「人類注定永遠在兩極之間游移:不是災難疾病,就是無聊厭煩。」


p133

根本沒有所謂最好的一步,甚至也沒有不錯的一步棋,而要看弈局中某一特殊局勢,以及對手的人格形態而定。

……

他的生命無法重複、也不可取代。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也只有他具備特殊的機遇去完成其獨特的天賦使命。


……

他必需要認清,「他」才是被詢問的人。

每個人都被生命詢問,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問題……

 

p135

意義治療法企圖使病人深深體會到他自己的責任,

因此必須讓他自由抉擇為什麼、對什麼人或什麼事負責。

讓他了解是他自己要負責。……絕不允許病人將判斷的責任交給醫師。


p136

人是一種能夠負責的受造物,他必須實現他潛在的生命意義。

我這麼說,是希望強調:生命的真諦,必須在世界中找尋,而非在人身上或內在精神中找尋,

因為它不是個封閉的體系。

……

人類的存在,本質上是要「自我超越」(Self-transcedence),而非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

……

一個人為實踐其生命意義而投注了多少心血,他就會有多少程度的自我實現。

換言之,……它只是當作「自我超越」之後的副產品而已。


到此,我們已經指出了生命的意義是會改變的,但永遠不失其為意義。

按照意義治療學,我們能以三種不同的途徑去發現這意義:

1、藉著創造、工作。(成就之路)

2、藉著體認價值。 (體驗某事物,如工作的本質或文化、或體驗愛情、或某個人)

3、藉著受苦。


p138

他對苦難採取了何種態度?他用怎樣的態度來承擔他的痛苦?

……

痛苦在發現意義的時候,就不成為痛苦了,例如具有意義的犧牲便是。

……

傳統的心理治療目的在於恢復病人的能力,使他能工作及享受生命。

意義治療法也包括這些,但更進一步還要使病人再獲得受苦的能力,因此需要去發掘痛苦的意義。


……

美國普渡大學心理學教授艾蒂斯:

「抵制當前美國文化不健康的趨勢。當前的趨勢是以痛苦為恥而非為榮,

因此使得一個人不但不快樂,還要因著不快樂而羞恥。」


p146

生命的短暫性

我們存在的短暫性絕不是沒有意義的,反而構成了我們的責任感。

……

他能夠驕傲及喜悅地從那些摘記中回憶生活的豐盈,品嚐所有他已經充份活過的歲月。

……他會想:「對我來說,這已經不是『可能性』,而是『事實』了。……」

 

p149

「矛盾取向法」(Paradoxical intention)使畏懼症的病人故意去要他所害怕的東西,

甚至只一剎那時間也好。


p37

「請你牢記一點,如果可以,最好每天修臉。即使用玻璃片來修…

或即使用你們僅餘的一片麵包來換取修臉機會,那大大值得。……

這個就是個『末世臉』。遲早--通常是快得很--他就會進入煤氣間。

所以千萬記住:時常修臉,走路或站立都要挺直腰桿。」


-------------------------------------------

過去有好一段時間日日夜夜都活在:

「一切都是空無、虛幻」

「你那麼認真幹什麼?」

「那都是幻想,不可能」……

諸如此類的言語洗腦中…差點就成了弗蘭克醫生筆下「淪為境遇的玩物及槁木死灰般的典型俘虜」。

但還好,

「閱讀」可以改變大腦結構,

當我翻開這本近七十年前所寫下的關於「集中營」體驗的書時,

整個人猶如醍醐灌頂般豁然開朗!

弗蘭克醫生將人們對於「意義的迷思」有精準的剖析,

縱然生命看似徒勞無功,但人有責任去侍奉「自己的」生命意義。

至於該怎麼在沒有意義的人生中找到自己的生命意義呢?

弗蘭克醫生舉例自己在集中營裡的親身體驗,

為生活在灰色水泥牆裡的芸芸眾生指點迷津。

集中營當中的人性,它仍是「人的本性」,只是被放大了!

能夠看清楚的人,看得更清楚了;看不清楚的人,卻也更看不清楚、迷失了!

弗蘭克醫生在迷惘中整理出脈絡,

也在人性的極端中看見本質,

所以他寫下這本書,

出版至今七十年過去,仍謂為經典必讀的心理學書籍,

幫助我在苦悶的生活中,重新思考人性的意義。

 

 

 

 

 

arrow
arrow

    Luna 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