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私人蒐藏家王生鏗先生是著名博物學家,為台灣過去昆蟲製品加工熱潮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王先生出生於台南市,另有一個雙胞胎弟弟王生爨先生,均對生物與藝術有高度興趣。

由於家族對大自然的熱愛,足跡踏遍全台灣,並以北投為據點,進行昆蟲製品加工工作、外銷與研究。

當時全台標本採集者也多透過王先生的外文信函及銷售管道行銷到全球,包括英國黛安娜王妃的婚紗原料供應商、美國威斯康辛私人收藏家及博物館、日本婦人雜誌、日本Men雜誌總編輯、日本著名出版社講談社攝影師、國際私人收藏家等,不但創造捕蝶、展翅保存與加工等大量工作機會並賺取外匯,還吸引國外友人到台觀光進行攝影、採集之旅,讓台灣揚名全世界。

 

1968年王生鏗先生與埔里木生昆蟲館余清金先生發現台灣新種類的姬長尾水青蛾 (Actias neidhoederi Ong & Yu),因此學名後面的OngYu即為兩位發現者為該種類命名的歷史紀錄,堪稱台灣蛾類研究發表之先驅。

王先生曾得到日本帝國大學授予的生物學榮譽學位,經常與英、法、美、日等20多個國的昆蟲研究學者或愛好者進行信件交流,或撰文於世界各地介紹台灣昆蟲,而成為國際知名的博物學家。他與夫人也非常重視國內昆蟲研究人才的養成,許多現今活躍於昆蟲學術研究的研究學者,當初均曾直接或間接受過其關照。

 

【王家珍藏標本捐贈緣起】

 

王生鏗先生於1992年過世後,王夫人林素華女士希望蒐藏品能被妥善長久保存,讓昆蟲愛好者得以一覽全貌、一般大眾得以了解台灣之美並能發揚社會教育的功能,遂於2003~2004年間走遍全台相關博物館,參觀其蒐藏設備與管理情形,最後贊同科博館蒐藏設備之專業與展場規畫之完整,而決定將昆蟲標本及相關加工用品贈予本館,期間王夫人意外去世,由三女秀玲延續完成其願望。

 

本館前後約花五年時間陸續派人前往進行初步整理,再運回館內進一步處理,除昆蟲標本外,相框、加工用植物乾燥葉片、版模、蝶翅貼畫及原稿等物品,經除霉、清除蟲蛀、冷凍、分類及清點等工作,目前均已存放於恒溫恒濕的蒐藏庫房中;相較於數年前日本學者之鞘翅目標本捐贈,本次王家捐贈標本總數接近十萬件,是本館成立以來最大宗的私人鱗翅目標本捐贈,其意義不在話下。

捐贈標本主要以鱗翅目和鞘翅目為主,還包含不少罕見種類,其中,有較多樣的鳥翼蝶類收藏,和各類去除肚身加工用的蝴蝶標本。

 

此批豐富而多樣的捐贈標本,業已陸續提供本館展示與科學教育使用,如自然學友之家主題展、全國自然史教育館主題探索展與科教活動等使用。

捐贈者也希望藉此拋磚引玉,為台灣爭取國際蒐藏,成為全球矚目的昆蟲蒐藏及展示館。

 

【福蝶。Formosa特展】

 

為了透過完整的展覽呈現本館二十餘年年來豐富的蝴蝶標本收藏和這批珍貴捐贈標本,讓觀眾一起見證台灣作為「蝴蝶王國」的自然寶藏和人文歷史,本館將自714日起在第四特展室推出《福蝶。Formosa特展》,預計展出360種台灣蝴蝶,約佔台灣所有蝴蝶物種的85%-90%,可謂台灣有史以來最完整的蝴蝶主題展示。

 

這項特展內容將規劃有「台灣蝴蝶多樣性」、「認識蝴蝶」、「蝴蝶研究與研究史」、「蝴蝶保育」、「蝴蝶與文化」和「台灣蝴蝶加工史」等主題,以奇幻島之福蝶旅行日誌方式呈現。本系列特展由本館主辦,台北市立動物園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協辦。此外,配合《福蝶。Formosa特展》的展出,本館植物學組亦同步推出《就是這個味!---蝴蝶食草與蜜源植物特展》。

 

過去的台灣,蓊鬱山林和茂密植物群孕育出源源不絶的蝴蝶物種,也養活了數萬個以昆蟲維生的家庭。蝶以食為天,以紋白蝶為例,紋白蝶幼蟲寄主植物為十字花科蔬菜如高麗菜、油菜等,與人類食物重疊,儘管人們不停採摘移除幼蟲,或以農藥防治,紋白蝶數量依舊不減,只因食物不虞匱乏,但其他蝴蝶則未必如此幸運,許多蝴蝶成了棲地嚴重開發與破壞下的犠牲品,不少物種更因此而滅絶。王家的捐贈標本讓我們見證了台灣蝴蝶物種的多樣性,也為特殊歷史情境下的台灣蝴蝶產業興衰留下珍貴的軌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na 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