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tz Strack 在 2017 年發表一篇很認真的文章,探討相關的議題,然後使他獲得 2019 年的搞笑諾貝爾獎。

為什麼心理學實驗無法重複?Fritz Strack 認為有三個可能性,第一是蓄意造假,當然 1988 年的三位作者並沒有造假。

另外還有兩種可能,第二個可能是:原本的結果不是真的,並非正確的效應;第三種可能是:原本的效應太弱,由於不夠強,導致在不同的實驗脈絡下無法重現。

這兩種可能性的差異在於,無法重複的舊結論,一種是假的,另一種是真的。倘若舊實驗得到的結果是假的,又不是蓄意造假,那麼可能是偽陽性所致,也就是機率問題。

也有可能舊實驗看到的結果,事實上是正確的,影響力卻太過微弱,會受到每次實驗時不同的外在條件影響,導致無法每一次重複都成功。

驗證假說採取的實驗效果該有多強,又取決於目的。比方說,假如目的是測試臨床藥物,那麼排除不同條件的外在影響,找到強效的測試辦法就很重要;但是如果目的是檢驗理論的基礎研究,實驗方法的強度就相對沒那麼要緊。

 

重複性危機其實被高估?

考量到研究的發表,又是另一個層面。眾所皆知,會被期刊接受發表的論文,多半報告的是有差異的結果(positive result),假如做出的研究品質非常好,卻是沒有差異的結果(negative result),被接受的機率將低得多。

同樣的道理,在重複前人的研究中,會被接受而問世的論文,大部分不是順利重複,得到與前人一致的結果,而是無法複製,推翻過往的研究。也因此,我們會見到「很高比例論文的結果無法再現」這類新聞的標題,而實際狀況或許沒有這麼嚴重。

對科學發展更有建設性的思考方向或許是:

無法再現的研究能有什麼意義?

 

他的想法是,效果強的實驗容易被重複,效果弱的實驗不容易複製;假如心理學家們因此被鼓勵去多做強效的實驗,將使得心理學轉往更偏應用性的方向,與創新理論漸行漸遠。

倘若心理學研究結果只是單純考慮效果強弱,不能導引出批判性的辯論,那麼這樣的研究,對於了解科學問題的內涵,將無法帶來太多幫助。

另一方面,過度強調重複性危機,也會讓公眾對心理學研究失去信心。

 

2016 年《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的序言中提到:

再現失敗不是科學的問題;而是找出條件限制與情境效應的良機。

(A replication failure is not a scientific problem; it is an opportunity to find limiting conditions and contextual effects.)」

 

新的研究如果無法重複舊的結果,將是重新審視此一問題,引發討論的機會,若是能藉此帶來新的想法更好。

證實之前的實驗方法在一種情境適用,另一種狀況不能用,比單純打臉以前結果是錯的更有意義。

 

Fritz Strack 認為如今的心理學,真正面臨的危機其實是「知識論危機(epistemological crisis)」,將科學論述限制於概率模型(probabilistic model),期望由數據直接獲取真相。心理學在這套觀點下或許會退化為,只重視一系列有強有弱的效應與現象,而不再探索人類行為的基本定律。

心理學界必需著重在有意義的科學問題,才能開創更好的科學。

每一位科學研究者都應該質問自己:科學研究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我們該研究怎麼樣的科學?不論你認同不認同 Fritz Strack 的看法,都可以思考思考他的觀點。

話說回來,這個搞笑諾貝爾奬還真的有夠嚴肅的,沒辦法,科學家的搞笑就是這麽樸實無華且枯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na A 的頭像
    Luna A

    茶葉蛋與白煮蛋

    Luna 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