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 著(新北中和)
芳敏是我的好友也是好鄰居,不只是兩家的孩子同班,我倆也是協助班務的愛心媽媽。
不同的是,我是職業婦女,芳敏是全職媽媽。
芳敏的三個孩子學齡前都沒去幼兒園,統統在家自學,由芳敏自製教具和字卡,教孩子識字和書寫。
孩子國小階段自然也沒去安親班,寒暑假時間的活動安排,她完全不假手他人,我經常看她帶著家庭卡到圖書館一口氣借二十本各類書籍回來與孩子共讀。
她認為孩子的成長過程只有一次,這也是她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階段性任務。
在女兒考完大學學測後,芳敏報名社區多功能學習中心的繪畫班,一頭栽進畫筆的世界。
水彩、粉彩和色鉛筆豐富她平凡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五十三歲重新擁有學生身分,她的興奮和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心思細膩的芳敏,把擔任學校志工時,對校園裡一花一草一木四季更迭的觀察,透過老師傳授的視覺修正繪畫技巧,巧妙地融合在她的畫作裡。
僅用三年時間,就在今年初,這位素人畫家舉辦了首次個人畫展。
「一幅畫作的完成像孕育一個生命,這是當媽媽的人一定能體會的。」芳敏在畫展中開心與我分享。正因為帶孩子的經驗,除了考驗媽媽的耐力和體力,陪孩子觀察自然生態做生物筆記,也變成她繪畫創作的養分。
芳敏沒有正統繪畫訓練帶來的框架和束縛,因而更能把日常生活中不易讓人察覺的美感體現在她的畫作裡。
不久前,她告訴我已有買家收藏她的畫作,她將賣畫得來的部分收入捐給社區學習中心當作回饋,還說沒想到當了二十年家庭主婦的自己,還能有盡棉薄之力的一天。
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就能找出熱情,芳敏的故事告訴我: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但需要開始,才會變得很厲害;空巢期的媽媽,一樣能創造新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