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神的食物》
潔絲慕音(Jasmuheen)●著
驅動我們的四大飢餓:
(1)身體的飢餓:不吃實體食物,胃就會感到空虛難過;
(2)情緒的飢餓:尋求他人注意、被喜歡、被認同,甚至被討厭的情緒性回應;
(3)心智的飢餓:對於資訊、知識與動腦思考的需要,不斷餵食心智食物;
(4)靈性的飢餓:渴望遠離紅塵俗世、獨處修行、意識提昇的需求。
●四種腦波模式與神性養分的關係
一、「貝塔波」(Beta):14-30赫茲之間
•總是感到飢餓
•現今地球大多數人類意識所在區段
•注意力焦點置於「我、我、我」的心智狀態,「我該在哪工作?」「我該在哪生活?」「我該跟誰結婚?」「我該生幾個小孩?」等等問題
•雜念紛飛卻毫無覺察能力
•物質生活過得還不錯,但內在總有揮之不去的空虛
二、「阿法波」(Alpha):8-13赫茲之間
•偶爾感到飢餓。已能覺察到新鮮食物是更好的選擇,甚至轉為素食
•注意力焦點從「外在世界」轉向「內在世界」。傾向內觀、沉思,思考著「我是誰?」「為什麼我在這裡?」「什麼是我的人生使命?」等等問題
•需要比從前更多時間獨處與沉思,形成靜心冥想的習慣
•不再懷抱「受害者」情結,在生活中拿回自己的力量
•通常會感覺或經驗到生命中更高力量的指引,或遇見許多無法解釋的「巧合」或共時性事件
三、「西塔波」(Theta):4-7赫茲之間
•極少感到飢餓
•習慣傾聽並信任自己內在聲音或直覺
•充分理解到念頭具有顯化力量,因此謹慎地選擇心念
•行動傳達出高度的「利他」傾向,服務眾生
四、「德爾塔波」(Delta):0.5-3赫茲之間
•不再感到飢餓,所有的疑問都將消失
•被光和愛感覺充滿,情緒體浸潤在全然「無條件的愛」的臨在當中
•沐浴在這個頻率中,人將產生永久性改變,將經驗沒有言語能夠表達的「一體體驗」
•在被賜予離開這世界的機會之前,可以放鬆、盡情享受來到這個實相世界所要完成的事情
(p137)
「一個人是我們稱之為『宇宙』的整體一部分,
受限於時間與空間的一部分。
這個人經驗他自己、他的思想和感覺,以為自己與其餘的是分開的,
這一種意識的錯覺。
這分錯覺對我們是一種監禁,將我們局限在自己的欲望以及幾個近親的情感。
我們的任務是讓自己擺脫這座監牢,擴大自己的慈悲圈,
去擁抱所有的生物以及整個大自然的美。
沒有人能夠完全達到這個目標,但為如此的成就而努力本身就是解放的一部分,也是內在安全的基礎。」
――愛因斯坦。
(p255)
悠翰尼斯.艾德曼(Johannes Edelmann)在小冊子《生物場的系統領域學》寫道:
「生物場是全像式的能量場和意識的場域。通常,它們是球狀的,遵守系統性的法則。
我們知道,全像的特徵是,它們其實是碎形(fractal),也就是說,即使是它們最小的部分,也總是包含整體,雖然有時候,這只是作為一種潛能,就如同橡實包含整棵橡樹,當時機成熟,終將成為一顆橡樹。」
「看著全像的內在畫面將會觸發我們大腦裡的電路系統,這透過神經系統的改變支援我們的選擇。
清晰的慧見或目標的作用宛如磁鐵,吸引適當的情境並為它們創造顯化的可能性。」
(p261)
將自己的細胞記憶重新調整到自我賦能模式:
一 感謝我們透過往昔苦難所學習到的一切
(很多人覺得『感謝苦難』很難,我建議『感謝走過苦難考驗的自己』、『感謝最後沒有放棄,且因此學習到很多東西的自己』,用這個角度去想就會比較輕鬆。)
二 運用肌肉動力學或振動醫學釋放我們場域裡的有毒情緒,那可能會在生物屏蔽內製造分裂或軟弱
三 以紫羅蘭之光滿溢我們的內在(經絡、血脈、骨骼、脈輪等等)和外在場域(氣場和我們的直接外在環境)
四 此外,每天想像我們站在淋浴器下方,而流出的水是純淨的紫羅蘭之光,正在淨化並餵養我們的生物屏蔽和我們的氣場,這也會有所幫助。
建立自給自足模板
……當內在和外在場域頻率相稱且強度足以觸發新模板時,這塊模板就會自動被啟動活化。
……因為某些物理程序必須在場域之內加以修改並顯化,才能為我們的內在神性自我,建立起可以形體表達祂自己的生物系統。
若要生成系統,特定的元素安排必須先存在。
留言列表